什麼東西能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
與一波波的浪頭搏鬥又樂天知命
又是什麼畫面能讓我們千里迢迢
犧牲寶貴的睡眠時間卻甘之如飴
目前分類:人文 (14)
- Aug 24 Tue 2010 00:33
與海爭食
- Jun 24 Thu 2010 12:42
蘭嶼 瀾語 3
只要提到蘭嶼
大家一定會想到特有造型的獨木舟
老麥也是...但要修正一下
這種特殊造型的小舟叫做「拼板舟」
達悟(雅美)族人製作的拼板舟
整艘船不用一跟鐵釘
是由多片木片經由卡榫接合而成的
至於拼板舟的詳細說明
這裡就不做錯誤的敘述
因為比老麥專業的人多的是
這裡就僅對這次拍到的拼板舟照片
分享給大家^^
- Jun 23 Wed 2010 07:42
蘭嶼 瀾語 2
這次蘭嶼行
除了想在這悠閒的島嶼放空之外
最主要的還是正好有類似台灣原住民豐年祭的小米祭活動
聽說紅頭村的小米祭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辦了
所以要再看到類似的活動
恐怕還要等個幾年才能看到
- Jan 21 Wed 2009 11:16
大和蔗工的厝 - 老戲院的春天

大和蔗工的厝是由原來的大和戲院改建而成
以蔗園記憶佈置空間訴說蔗工過去的生活點滴
及族群融合發展出對土地、文化傳承的生命力
大富村原名大和村
在日治時期即種植甘蔗並設有糖廠
當地居民多半依此為生
大和蔗工的厝位在光復鄉的大富火車站前(目前已改成無人招呼站)
由於是舊有的戲院
手繪看板最能表現出古意
大富日據時代地名叫大和
可見日本人對此地的重視
馬太鞍即現在的光復
白川為現在的富源
都是日據時代的地名
售票亭搭上反共標語
是不是又讓你想到過去呢?
走廊外頭擺著各式手工藝品
小型的裝置藝術
這叫「風鼓」
還記得這是用來做什麼的嗎?
現在很夯的東西就是單車
這一排骨董阿公級單車價值很可觀喔
大門進去之後可以看到以前柑嘛店才有的各式商品
看到這些兒時才有的東西
超有感覺的
當時1元還可以抽兩張咧.......
哇~新相機忘了充電.....沒電了
其實裡面還有很多沒拍到的畫面
這裡也有提供餐點
剩下就讓各位去探索吧!!
大和蔗工的厝
地址:花蓮縣光復鄉大富村明德路16號(大富火車站前)
- Jan 20 Tue 2009 16:13
五味屋 囝仔們ㄟ店
五味屋 — 囝仔們ㄟ店,大人不在隨便賣
為了提供社區青少年一個真實的學習場所,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利用一閒置空間,改裝成為「社區二手商店」命名為「五味屋」,透過五味屋的營運,訓練青少年社區參與、社區照顧、資源再利用等工作,並藉此將社區工作向下延伸到社區的下一代。
「五味屋」不只是塞滿東西的二手雜貨舖子,而是充滿關係與人情味的地方;同時這裡是「囝仔們的店」,大人不在,孩子作主,主導社區參與的方式,從中學習的場域,歡迎社區與訪客進入的二手舖子。
「五味屋」的店名由來是透過社區青少年的討論產生,以「五味」為出發點,想要以二手商店的經營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鹹各種滋味,學習參與社區與思考價值的方法,培養頂真、勤儉、感心、親切與好用的鄉村滋味。延伸出「5-way」五種好玩有趣的經營模式,如銀貨不兩訖、隨便賣等。
為了使資源再利用的綠色生態概念落實,二手物買賣將成為未來消費的趨勢,五味屋不僅以二手物為商品,店內的陳設也極具環保概念,幾乎所有有的展示架都用廢棄紙箱改裝而成,充分展現「廢物再利用」的精神與價值。
(上圖摘自:http://www.nlica.org.tw/wiki/Wiki.jsp?page=5way)
這家以販賣二手物品的社區二手舖子,其建築主體為日治時期時期的風鼓斗建築,過去一直是社區中的閒置空間,社區的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想為長期跟著社區大人們從事社區工作的青少年與孩子們,找一個社區參與工作的據點,於是與鐵路局協商取得位於豐田火車站前風鼓斗建築的無償使用權,就規劃成以社區二手商店為主體的青少年據點
並邀請東華大學的教育所顧瑜君教授帶領大學生及社區青少年規劃二手商店;加上老舊的風鼓斗厝,年久失修殘破不堪,空間的改造勢在必行,剛好兩個在就讀於中原大學建築系五年級的兩個花蓮子弟,加入五味屋團隊,作為空間與建築規劃專業參與者,所以透過「五味屋」以孩子為主,大人為輔,將有社區內、外的人,串起不同背景的人來「做」社區。
整體而言這是一個社區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社區運作模式,再利用的目標是「五為)--為經營二手商店、為改造閒置空間、為設置青少年據點、為促進社區參與、為加強資源連結,五個有所為的「五為」目的。
以上文字摘自:http://www.nlica.org.tw/wiki/Wiki.jsp?page=5way
五味屋店址位於:花蓮縣壽豐鄉豐田火車站前
到此一遊記得留下印記
店內到了假日人潮滿滿
也常有學校老師帶學生來此校外教學
擺設個是二手商品
有機會經過壽豐豐田村的話
記得繞路進來看看喔

注意一下營業時間
每周只有周六和周日2天有營業喔
時間是上午9點至下午4點
以上照片以 Canon IXUS870IS 拍攝
- Dec 24 Wed 2008 09:46
2008 X'mas

金勾背毆~~金勾背毆~~金勾毆惹喂~~~~~
對.....每年12月底
都要迎接的節日
就是耶誕節
雖然12月25日不再放假(以前放假的節日是行憲紀念日)
忙碌了一年
先不管你放了幾天的無薪假
你是不是被裁員而沒有頭路
在這冷颼颼的寒冬裡
還是要感染一下年節的氣氛
過過屬於西洋人的台灣耶誕節
這種藍色盒子的禮物
我想只要是女生
應該沒有不喜歡的吧
哎呀!!有廣告嫌疑
今年景氣差
百貨公司還肯花錢大手筆製作大型耶誕樹
代表商機無限
口袋空空
就算以前會買的精品
現在也只好視而不見
很快的...一年最後一個節日--聖誕假期即將來臨
老麥這裡先祝朋友們Merry Christmas...聖誕佳節快樂
- Mar 31 Mon 2008 11:19
是誰接到我的祝福
當電影場景裏在婚禮結束後
新娘會背對著大家將新娘捧花拋向所有在場未婚的女生
希望他們也能沾新人的喜氣
成為下一場婚禮的主角
上周拍了一場教堂婚禮
整場婚禮氣氛相當的溫馨
當婚禮彌撒結束後
新人步出禮堂
現場未婚的女性像是受過訓練的
紛紛搶在新娘背後卡位
其實不管是誰接到
在場的每一位親友
不管是不是已經有了另一半
都能感受到那種新人愉悅的喜氣
像是聽見新娘在說:「一定要幸福喔!」
- Nov 06 Tue 2007 01:36
虔誠

多年前到香港去拍煙火
順道去了一趟黃大仙
第一次去
就被現場每一位信徒的虔誠給鎮攝住了
不由自主的拿起相機狂拍
記錄當時的場景與氣氛
其他照片請看相簿
- Jun 04 Mon 2007 14:10
午後的音符
- Apr 13 Fri 2007 22:52
一個人的孤單台北城

一個人的台北城.....孤單
我走過以往走過的路
但是今晚腳步特別沉重
難道.....這就是孤單給的重量嗎?
孤影
蹣跚
馬麻~我們現在要去哪?
- Mar 22 Thu 2007 19:22
慶修院-花蓮吉安的三級古蹟

慶修院~花蓮市郊最容易親近的古蹟
也是花蓮縣唯一有地上物建築的國家古蹟
是一座仿日式的木造建築
民國九十二年八月縣政府慎重地完成慶修院的修護工程
將擺放在庭院中具有歷史價值的八十八尊佛
像完整地呈現其原貌..........
園區中的主建築
凝視
氣定神閒
燭火
祈福
- Mar 21 Wed 2007 12:12
花蓮人的微笑/每小時十元

自從大有為的政府實施周休二日後
一到假日
花蓮就像是車水馬龍的台北街頭
路邊停車一位難求.....
回想當年花蓮人停車
是相當隨性的
哪有洞
哪裡鑽
但這都不符合一個觀光城市的標準
所以...有了所謂的單月停右邊
雙月停左邊的規定
但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
幾乎每戶都有一部代步車
停車位不夠了
才有現在重要道路路邊停車格的設計
一小時20元在當時很難被花蓮人所接受
所以一開始大家能騎機車就騎機車
漸漸的外地人多了
花蓮不再是花蓮人的花蓮
路邊停車已經一位難求
這裡一小時只要10元
代表花蓮人的微笑
- Feb 16 Fri 2007 15:17
消失的溝仔尾

「溝仔尾」是花蓮市自由街上40年悠久歷史的老舊商圈
整條街就蓋在自由街排水溝的上面
而這個特色也是它名稱的由來
當地人都稱做「搞ㄚ味」(台音)
花蓮市公所為了進行都市更新計畫
將這個老商圈進行拆除作業。
花蓮市公所預計要花8年的時間改造老商圈
有些民眾期待屆時再造繁華景象
不過也有些民眾擔心從此沒落
市區的再造與當地居民的生存權力
兩者之間該如何抉擇與權衡
考驗著掌權者的能力與魄力
隨著拆除機具喀咑聲的動作
老舊招牌相繼應聲倒下
也拆除了花蓮人心中的美好回憶
花蓮市區舊有的溝仔尾商圈
從這一刻起
確定走入歷史
小時候的記憶
只能留待照片來回憶
更多的記憶在這裡
- Feb 07 Wed 2007 14:04
Museum of Tomorrow